中华民族作为唯一一个生生不息延续了五千年的民族,这绝非是一种偶然,是无数仁人志士用“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塑造出一个即使牺牲小我也不亡精神的中国。于是历史的车轮辗转滚动,历史的硝烟化作千沟万壑的松涛和鸣,这样的家国情怀代代绵延不止,最终疑聚成岿然不倒的民族精神,汇集成熠熠生辉的民族火炬。
在历史中,无数仁人志士踏荆棘而来,倒在泥泞中,让后辈踏着他们开辟出的道路,奔赴黎明,对于他们而言:莫问前程几许,只顾风雨兼程……重温《我和我的祖国》,七段故事的主角也在用他们的行动诠释着他们的信念,以小我拥抱祖国。就这样,微光簇拥,红旗飘扬,就像炬火燃烧在心间,灯火长明。
电影从“前夜”开始,经历“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到“护航”结束。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辉煌的历史,每一种人生都是我们难以忘怀的岁月。影片以经典的历史作为大背景,却着重勾画普通人的生活经历,他们是与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他们也许是历史中昙花一现的小小缩影,但他们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小人物与大历史,他们的平凡瞬间也是历史时刻,他们的精神永远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在《前夜》中,可以看到林治远与他的徒弟在为开国大典升旗筹备时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可以看到他不断克服恐高爬上旗杆,为了让国旗可以停稳;当然,还可以看到无数的普通人为了开国大典送红布、黄绸缎,在征集铬、镍等金属时,满街都是灯笼,不仅照亮的街巷,还照亮了每个人的心房,照亮了,我们未来的路。大家献出孩子的长命锁、唱戏的大刀、用了一辈子的烟枪……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金属,但是他们依旧义无反顾的来了,他们是微光,他们也是烈焰。
《相遇》让我们在那个国力还不够强盛的时代,核武器的研究者们的艰辛历程。他们离开家人与爱人,面临着远超想象的危险,高远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缩影,他不顾自身安危,用生命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却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以及他所爱和爱他的人。在欢呼的人群中,他与爱人像隔着天涯,那一刻,那一眼,胜过千言万语……
我想,当时正像余光中先生所说:
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但我的国家依然是五岳向上。一切江河依然是涛涛向东,民族的意识永远向前,向着热腾腾的太阳。
在影片中,还有许多动人的瞬间:
《夺冠》中选择手举电线杆转播女排实时夺冠的陈冬冬,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心中的家国情怀;《北京你好》中抽到开幕式门票的张北京四处炫耀,让我们感受到他身上满满的民族自豪感,当他把门票送给那个希望看看已故爸爸修的栏杆的汶川孩子,我们又可以感受到中国人的宽广;《白昼流星》两兄弟见证神州返航,那一天草原白日里划过流星,宇宙的浩瀚照进了每个人心底……
但是印象最深刻的故事还是《回归》,这不仅是香港的回归,也是每一个身处那个时代游子的心灵回归。在这个故事里,出现了一个真正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修表匠人华哥。其实很难想象,一个小小的修表匠人可以在香港回归中起到怎样的作用,但是华哥校准了香港回归仪式上的表,让香港的回归没有晚一分一秒。“154年了,我们不能再多等一秒了。0分0秒升起中国国旗,这是我们的底线。这一秒对你们来说,是结束,可对我们是开始。”这一次回家,没有人迟到。
修表人华哥也是香港的缩影,他是流落在外的游子,被迫远离故乡,却依旧有人爱他,挂念他,香港也是。华哥时常吟诵着“故地有月明,何羡异乡圆”,这是一个游子对家乡月圆刻骨铭心的思念,这是游子对于归家的渴望。
当新的一天来临,国旗冉冉升起,国歌声响彻天际,当香港警察整齐划一换上新的警徽,烟火灿烂,游子归家。
那一刻,是万家灯火,是喧嚣人间,
我们在繁华遍地的世界里重逢。
整部电影是平易近人的,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我们不仅能在几位主角身上感受到个人命运与祖国相连的羁绊,我们还可以看见:一声筹措便搜刮家底赶来支持的街坊邻里、奔走相告原子弹爆炸的满街青年、聚集在上海弄堂里看女排比赛的男女老少,大家的心,都与祖国紧紧相连。
他们都是微光,但最终汇集成万家灯火。
微光簇拥,灯火长明,
灯火万千,值得此生。(曾浡、郑晴雨)